1.1 项目概况
1.1.1 项目名称
北关中学实验仪器设备改造提升项目
1.1.2 项目建设单位
**县教育局
1.1.3 建设地点
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关中学
1.1.4 项目建设性质
改建
1.1.5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
本项目为北关中学实验仪器设备改造提升项目,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为购置显微镜、PCR仪、离心机、培养箱、力学实验器材、电学实验器材、滴定实验装置老化实验箱、恒温恒湿实验箱等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实验设备,从而提升北关中学实验教学条件。
1.1.6 建设工期
根据建设内容、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单位实际情况,本次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6个月。
1.1.7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
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630.00万元,其中:工程建设费用528.95万元,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9.83万元,基本预备费41.22万元。
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和项目单位自筹。
1.2 建设单位概况
北关中学创建于1978年,是一所公立中学。在校学生人数为3600多名,教职工201人。学校位于县城北关,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。学校拥有中学一级教师72人,获大本学历的教师168人,省市先进教师30多人,市级骨干教师16人。
学校办学成果显著,1999年被命名为市级“文明校园”,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小学心理健康实验学校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,被省教科所评为《学习科学研究与学习指导实验》“先进单位”,获陕西省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》论文优秀组织奖,被渭南市教委确定为《渭南市中小学继续教育》“计算机培训基地”,是渭南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,被省教育厅命名为“示范初中”。
1.3 项目提出的理由
北关中学生物、化学和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现状存在以下问题:
①设备数量不足:学校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数量不足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。在某些实验中,学生需要两人或多人共用一台实验仪器设备,这影响了实验的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。
②设备老化严重: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大部分已经使用了很多年,设备老化、性能下降,经常出现故障,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。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,也增加了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。
③设备品种单一: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品种较为单一,只能满足一些基本的实验教学需求。对于一些新兴的、高技术含量的实验,学校的设备无法提供支持,这限制了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空间。
④设备管理不规范:学校在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。设备的采购、使用、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,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、维修成本增加,同时也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。
针对以上问题,北关中学实验仪器设备改造提升项目。该项目将更新实验仪器设备,增加设备数量,提高设备性能和稳定性,同时完善设备的品种和规格。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教学条件,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,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。
1.4 编制依据
⑴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;
⑵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;
⑶《学校实验室建设规范》;
⑷《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》;
⑸ 关于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》的通知;
⑹《“十四五”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》;
⑺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及调查资料。
1.5 结论与建议
1.5.1 结论
⑴ 必要性与重要性:基于学校当前设备状况和未来教学需求,改造提升实验仪器设备是必要的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,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学习环境。
⑵ 技术可行性:当前市场上的实验仪器设备技术成熟,可以满足学校的需求。同时,学校的技术团队具备相应的安装和调试能力。
⑶ 环境与社会影响:项目实施后,将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,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。
1.5.2 建议
⑴ 优先级安排:建议学校首先考虑购置基础且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,以确保日常教学的顺利进行。随后,根据资金状况和教学需求逐步完善设备配置。
⑵ 合作与培训:建议学校与设备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确保设备维修和更新时的技术支持。同时,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,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新设备进行教学。
⑶ 持续监测与评估:项目实施后,建议学校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,并根据实际需要对设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。
⑷ 资金筹措与管理: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,建议学校积极寻求多种资金筹措渠道,并建立专门的资金账户,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。
⑸ 社会参与与合作:考虑与当地企业或高校合作,共享其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资源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,同时也为学校节省一部分资金。
综上所述,本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前景。建议学校予以采纳并尽快实施。
WJT